Search


【張嘉哲&redcord】

外號真男人的張嘉哲準時在兩點到來,我...

  • Share this:


【張嘉哲&redcord】

外號真男人的張嘉哲準時在兩點到來,我們就先介紹耐力網的兩大服務:訓練計畫的自動創建系統與名人訓練計畫。他很快就了解我們的初衷與服務內容,問題都很具體,大家很快就有默契,嘉哲將確定會設計一份訓練計畫給「全馬想破三小時」的跑友,在耐力網上進行販售。

之後也聽到嘉哲說了許多想法和見解。

嘉哲說:他開始帶學生後發現他們很少問問題,他歸結原因有二,一來是從小就被高壓的教練訓練得不敢問問題,其二是訓練相關知識懂得太少,不知道該怎麼問。所以我發現要學生叫「教練」對他們會有壓力,叫「指導員」反而不會。我想要降低他們面對「教練」這一個身份的緊張感。另外,我也想試著挑起學生的訓練動機,例如我問學生為什麼訓練後不按摩,叫他們上前來做,發現他們都會,只是不主動。我希望找到讓他/她們能自動化訓練的方式,而不是一個指令一個動作,這也是我在大學當教練碰到的問題。

關於他自己的情況,我問嘉哲腳傷有比較好嗎?嘉哲之前在2014丹麥世界半程馬拉松賽的比賽過程中「脛後肌肌腱」撕裂拉傷。脛後肌腱位於腳踝的內側,負責支撐、穩定腳踝與墊腳的動作,對於跑者而言當然是關鍵的元件之一。

他跟我說:「已經全好了,斷層掃描後肌腱已經完全長回去了,該有的功能都恢復了,只是上面有疤組織,還需要透過物理治療把疤去除,不然現在還是覺得有緊繃感。」「開刀很痛苦,但後來因為傷口細菌感染後躺在床上打了兩個星期的抗生素更是折磨,哪都不能去,兩隻手臂都打到腫起來了」我光聽就頭皮發麻,對運動員來說的確是大折磨啊!

嘉哲去年曾在「台北市體育局舉辦2014台北市多元體育運動知能系列講座」中分享:「有些跑友會問我『受傷了怎麼辦?』當然是拿健保卡去看醫生啊!會受傷是因為帶傷參賽,下錯了決定,以為憑著意志力就可以跑完,誰知道靠意志力就斷掉(脛後肌)了。平時叮嚀跑友們、講得頭頭是道,但輪到自己時就下了錯誤的判斷。」說得真好,「知道」跟「做得到」是兩種不同的境界,知行合一是要修鍊的。但重點還是要先「知」「道」(方法)才能「行」。

他還跟我分享一則很有用的訊息,是他受傷後開始恢復訓練的體悟:「訓練前先練核心,跑步時的動作反而比之前只做傳統熱身動作還要流暢。」

離開L'angolo caffe之前,嘉哲說這家咖啡廳他常來,冰咖啡裡的冰塊都是咖啡結凍來的,不會因為溶化而稀釋原本咖啡的濃度,一轉移我們的注意力他就把帳結了!

嘉哲最後還帶我們去看redcord工作室,他仔細為我和Xjack介紹redcord對他的幫助和其他可以應用的範圍。原來redcord一開始是治療中風者的復健器材,很久以前就存在於醫院中的復健科,後來才擴大應用到運動訓練上。聽嘉哲分享了許多他實際運用這些「主動恢復」知識(知行合一的另一個實例)的經驗,很受用!

後來也認識了張老師。張老師說redcord的功能主要可以分為兩大類:「修復」和「強化」。有問題的就進行修復,修好了之後或本來就沒問題的人才進行強化。另外,她也提到redcord主要在練大腦,而非練肌肉,方法是找到代償發生的原因,再啟動之前沒用到的肌肉,讓這些惰化的肌肉開始用在該項運動的動作中(例如跑步)。有些選手很強沒錯,但他/她們的動作可能都是由代償的肌肉(少部分的肌肉)硬撐起運動表現,雖然成績亮眼,但隱藏著受傷的風險,而且力量輸出也不大。因此redcord正是在解決代償的問題,試著啟動惰性肌肉。之後若redcord有課程,我也很想去學習看看,但張老師說短期內不會開課。

redcord工作室外面貼了一張「史塔克企業」的招牌,讓人印相深刻,因為工作室剛好就在嘉哲常去的咖啡廰旁邊,聽說之後會換到比較大的地方。


Tags:

About author
徐國峰近年作品 《鐵人三項入門》 (2010,臉譜出版) 《先秦儒家水意像析論》 (2011,花木蘭出版) 《在水裡自由練功》 (2012,臉譜出版)。 《挑戰自我的鐵人三項訓練書》 (2014,臉譜出版) 《鐵人三項自主訓練攻略》 (2014,臉譜出版,與羅譽寅合著) 《全方位的馬拉松科學化訓練》 (2015,遠流出版,與羅譽寅合著) 《跑者都該懂的跑步關鍵數據》 (2016年,臉譜出版,與莊茗傑合著) 《自由式的科學化訓練》 (2019年,臉譜出版) 譯作: 《跑步該怎麼跑》 (2011,臉譜出版) 《跑步,該怎麼跑:實戰操練手冊(附DVD)》 (2011,臉譜出版) 《更快更安全的赤腳跑步法》 (2013,臉譜出版) 《丹尼爾博士跑步方程式》 (2014,遠流出版) 《羅曼諾夫博士的姿勢跑法》 (2015,臉譜出版,與莊茗傑合譯)
此專頁只是個人閱讀、研究、訓練、課程與心得分享,不提供諮詢服務。
View all posts